📌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項莊舞劍的多數黨組閣假議題

王思為(永社理事、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助理教授)

民報/專欄 2016.01.14

http://www.peoplenews.tw/news/c9062fda-9d01-4caf-a7e8-c08231e6ef70

朱立倫拋出由多數黨組閣的議題,但實際的政權轉移還是要等到新舊總統交接以後才算完成,關注選後由國會儘速完成總統職務交接的法制化,才是台灣人民真正應該關心的重點。(圖片來源:民報資料照/郭文宏攝


選後由多數黨組閣的議題在近日引發諸多討論,令人感覺好像真的煞有介事,然而拋出這個議題卻不過是朱立倫主席項莊舞劍、志在沛公的操作,他心中想要的其實是在選後進行「閣揆同意權」的攻防,現在所謂多數黨組閣僅僅是個幌子,藉以換取到時候提出閣揆同意權的喊價籌碼。因此套句網路流行的用語:「要是認真就輸了」。

理由很簡單,多數黨組閣的議題在這次的選舉結束之後根本不具意義,因為選後的看守內閣無論時間長短(君不見內閣制國家的看守內閣壽命有從數星期到長達甚至十多個月的可能,比利時於2010-2011所創下的世界紀錄是590天),本質上都是屬於一樣的看守性質,而不是一個具有憲政上意義的政權轉移。實際的政權轉移還是要等到新舊總統交接以後才算完成。

以法國的半總統制為例,該制度的特點就是具有總統與國會皆透過人民直選所產生「雙重多數」(double majority),然而這個雙重多數的重心是在總統,國會角色並非扮演政府形成的功能,因此由某些宣稱所謂由多數黨組閣的「憲政慣例」係將法國第五共和底下發生的「左右共治」情況囫圇吞棗,在不明究裡的情況之下誤將國會的多數黨組閣視為憲政上的必然。尤其坊間諸多以訛傳訛的所謂總統制轉換到內閣制的換軌說,將半總統制視為憲政的「變形金剛」,可以忽而總統制、忽而內閣制,無奈何這是全然的誤解,世界上怎可能會有一套憲政制度是沒有經過徹底憲政秩序的改變,就從總統制馬上可以跳到內閣制,然後又跳回來?而且這種天真的憲政煉金術般的論述在台灣居然還有賣點,不禁令人嘖嘖稱奇。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去年2月12日的新聞稿中除了說明為何要合併選舉的四項理由:一、合併選舉符合多數民意的期待,二、合併選舉可避免過度耗費社會資源,三、選舉制度應維持其穩定性與一致性,四、合併選舉可提高投票率,以外,中選會還特別強調「不論分開或合併選舉,總統、副總統當選人自投票日至就職日間,確均有2個月至4個月之差距,惟此一期間現任總統憲法職權並未變動,我國實施民主憲政多年,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政權均能和平順利轉移,各項國務政事運作如常,兩種選舉合併同日舉行投票,對於憲政運作應不致造成影響。」其中我們很清楚的知道之所以會有長達四個月的「政權過渡階段」係由中選會所決定,一旦下次中選會決定將立委與總統的選舉日程分開,所謂的擔心看守期過長的問題自然就不存在,那麼現在一堆人熱烈討論半天的「創造憲政慣例」可有任何意義?而如果透過一個中央政府機關的行政決定就可以改變台灣的憲政體制運作本質,又置憲法本意於何處?如此的法理邏輯豈不怪哉?


與其在現階段爭辯這項毫無意義的假議題,不如關注選後由國會儘速完成總統職務交接的法制化,這才是台灣人民真正應該關心的重點,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