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議會失能:苗栗危機的結構因素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大財經法研究所助理教授、永社理事)

民報/專欄 2015.07.11
http://www.peoplenews.tw/news/6a4f45b4-c11d-4a20-9cde-af1f66a79141

苗栗縣財政困難,縣長徐耀昌(左2)10日在颱風天北上到行政院求援,面對外界批評,他向媒體表示「洞真的太大,前朝玩得太過分了」。
(圖片來源:民報/中央社,2015年7月10日

在過去幾年,輿論習慣用「希臘化」作為虛耗公帑、罔顧財政紀律的同義詞。不過從今年起,台灣已不必向遠向歐洲的希臘取經,可直接用「苗栗化」予以取代。苗栗縣政府昔日琳瑯滿目、毫無節度的浮濫支出,換來的是高達600多億元的鉅額負債。包商齊聚縣府追討欠款、學校午餐寒酸,公務員拖薪、徐縣長請中央紓困百億…等財政窘境事件,近幾個月來莫不淪為輿論高度關注議題。尤有甚者,今年4月間立法院曾召開公聽會,研議是否修正破產法將「政府破產」機制納入,當然也是衝著苗栗縣而來。堂堂苗栗山城,政府尊嚴淪落至此,令人不忍卒賭。

苗栗縣瀕臨財政腦死狀態,昔日遠見雜誌力捧的4連霸「五星縣長」劉政鴻淪為頭號戰犯,固然不在話下。然而若600多億財政黑洞全歸咎給劉政鴻一人承擔,恐怕是對於現行預算制度過於簡化的誤導,而讓人忽略其中更致命的結構性因素。詳言之,預算案由縣府提出,但在法律程序上需送經議會審議後方得成立。倘若苗栗縣預算案有鋪張浪費情事,縣議員理應基於民意代表為縣民「看緊荷包」之職責,勇於刪減不當之開支。這幾年來在預算案的審議監督上,這個由37位民代組成的苗栗縣議會究竟作了什麼?值得探究。

姑且將時間拉回2011年12月13日縣長劉政鴻就職6周年感恩茶會上,劉政鴻曾自豪表示,苗栗蟬聯遠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五顆星評價,累計6年施政績效,讓苗栗拿到全國第一名獎項超過940項,這要感謝「縣議會沒有刪過一毛錢,讓他放心全力往前衝」。同屬中國國民黨籍的議長游忠鈿亦對縣長施政高度肯定,稱許縣府「幾乎天天都向中央爭取經費,全國第一的項目,過一陣子又不知要增加幾項,希望劉政鴻未來3年再接再厲,讓苗栗展翅高飛」等語。「縣府盡力爭取預算、議會一路無悔相挺」這個府會和諧戲碼,在苗栗縣居然連續播映了9年。所共同締造的結果則是「劉政鴻主政9年縣議會沒有刪除縣政府一毛預算」這個不可思議的地方政治怪譚。

就預算編制實務常識而論,縣府各機關為防止議會刪減預算而妨礙政務推行,於每年編制概算時本有些許高估浮編傾向。所謂「撙節原則,覈實編列」只是搪塞外界的藉口而已。要是議會不刪預算,浮濫開支在經年累月堆疊下,財政支出規模自然日漸肥大而導致惡化。要之,釀成今日苗栗縣財政危機的結構性因素大抵有二,其一為縣府財政支出失控,其二則為縣議會財政監督失能。尤其後者,更是最致命因素。若非劉政鴻主政9年期間議會完全棄守預算把關職責,豈有今日讓苗栗殘破至此,淪為全民笑柄餘地?

文末附帶一提,議會由民意代表組成,民意代表又係由地方住民投票選出。有怎樣的住民,就會有怎樣的民代,這是最真實的民意折射。在指摘縣府支出浮濫、議會監督失能之餘,其實最該反省的不是別人,而是地方住民自己。下次選舉來臨時,當權的依舊是那批一昧拼建設、拼福利、罔顧財政紀律的候選人嗎?這是個攸關死生的公民智力測驗,你我怎能不審慎以對?